锕锕好多水app的软件免费_嗯不要太深了_免费h福利动漫网站在线_在线免费看黄色小说

logo_連云港堿業有限公司

連云港堿業有限公司

LIANYUNGANG SODA ASH CO.,LTD.

咨詢熱線

0518-86086666

二維碼_連云港堿業有限公司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電話:0518-86086666
傳真:0518-86081111
純堿銷售:0518-86088888
氯化銨銷售:0518-80688726
空分、危化銷售:0518-86088728
外貿:0518-86088729

國資動態 m.bskpyfj.cn

公有制經濟是改革發展的中堅力量

發布時間:2019-04-30

       內容提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日益鞏固,國有企業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國有經濟總量、影響力和創新能力大幅提高,推動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系統有效的金融體系、龐大順暢的基礎設施體系,有力保障了各項事業順利發展。進入新時代,我們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充分發揮其經濟社會發展“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同時,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讓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形成高質量發展合力,取得更加輝煌的發展成就。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國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制度保證。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為深化改革、促進發展、擴大開放作出巨大貢獻。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必須繼續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充分發揮公有制經濟的作用和優勢。

       改革開放40年來,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日益鞏固,國有企業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企業發展質量和經營效益大幅提升,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

       國有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國有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國有資產大幅增值,上繳利稅顯著增加,一批國有大型企業已躋身于世界一流或知名企業行列。到2017年底,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和所有者權益分別達到151.7萬億元和52萬億元,是1978年的209.7倍和107.2倍;上繳稅費總額占全國財政收入的1/4,工業增加值占全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5。國有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為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鞏固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有經濟影響力不斷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國有企業實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和投資主體多元化,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主體。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深入推進,國有經濟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影響力不斷增強。到2018年,我國有120家企業(含港、澳、臺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其中國有企業占80%以上。中央企業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截至2018年8月,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承擔3116個項目;已開工和計劃開工的基礎設施項目中,中央企業承擔的項目數占比達50%左右,合同額占比超過70%。國有經濟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國有經濟影響力不斷增強,對其他所有制經濟的引導作用更加突出,有力促進了各種所有制經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譜寫創新發展輝煌篇章。國有企業在改革開放中譜寫了創新發展輝煌篇章: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標志著我國大型客機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嫦娥四號探測器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悟空、墨子、慧眼、碳衛星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載人航天工程突破大量關鍵技術,取得了眾多創新成果;高鐵總里程占世界2/3,“八縱八橫”高鐵網建設全面展開;等等。在國有經濟的主導下,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之重器相繼問世,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復興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推動形成堅實穩定的社會經濟基礎

       習近平同志指出:“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這是保證我國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證,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改革開放以來,公有制主體地位的鞏固和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發揮,推動形成了堅實穩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有力保障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順利推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

       推動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國有經濟引領和推動下,我國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我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成為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早在2010年,我國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了雄厚基礎。

       推動形成系統有效的金融體系。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體系改革穩步推進。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制度不斷完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等銀行金融機構健康發展;股市、債市、衍生品和各類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等“四梁八柱”都已搭建完成,市場容量位列世界前茅。金融體系在貫徹落實中央經濟政策、保證社會經濟穩定運行、優化資源配置和經濟布局、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國內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推動形成龐大順暢的基礎設施體系。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投資大、周期長、回收慢等特征,需要國有企業擔負起主要建設責任。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聚焦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提高了我國交通運輸能力和郵電通信能力,有力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比如,2018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新增4683公里,達到13.1萬公里以上,其中新增高鐵4100公里,達到2.9萬公里以上,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推動形成強大創新引擎。國有經濟是科技創新的排頭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有企業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勇攀科技創新制高點,著力推進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戰略高技術研究,推動我國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為引領我國產業邁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的基礎性力量,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此外,國有經濟還在宏觀調控、社會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壓艙石”、社會和諧發展的“穩定器”、國家安全和國防軍事工業的重要基礎。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我國國有企業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功勛卓著,功不可沒。

       進一步發展好公有制經濟,必須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經濟是長期以來在國家發展歷程中形成的,為國家建設、國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貢獻,是全體人民的寶貴財富,當然要讓它發展好,繼續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

       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讓它繼續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必須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這既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題中應有之義,又是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客觀要求。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松,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二是繼續加快國資國企改革,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和公平競爭原則,圍繞管資本為主加快轉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三是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四是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五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六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研發和掌握更多的國之重器。

       應當認識到,強調把公有制經濟鞏固好、發展好,同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有機統一的。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我們國家這么大、人口這么多,要把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需要各方面齊心協力干,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要充分肯定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落實好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利于推動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放手讓民營資本與國有資本、集體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只要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就能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取得更加輝煌的發展成就。(國務院國資委網站)

返回
頂部